因為自己有看書習慣
當理解書中知識後會喜歡和朋友分享
不過往往發現有些朋友雖然也讀過同一本書
但卻對裡面的內容理解不多
甚至已經遺忘大部分內容
當時覺得很奇怪
也很好奇,到底怎樣才可以把書讀通
最近瞭解到原來所獲得的資訊要內化
分成三個層次
以下細細解讀
第一層:看過,但未做連結
如上圖
『新知識』和『既有知識』分離的狀態
簡單來說,就是看過而已
沒有和過去的經驗和知識相連結
等於一個架空的知識,很難被應用到
容易看過就忘
更別說應用了
第二層:看過,也做連結
如上圖
『新知識』有和過去的『既有知識』連結
簡單說,就是有去思考新知識和『現實』的關聯性
不斷問自己:這個知識我能用在哪裡?
當有答案時,這個知識就是你的
必要時你會用上
而且不容易遺忘
第二層:領悟,然後重整
這個階段,知識經過咀嚼吸收思考
結合了既有價值觀、過往經驗、新知識
慢慢有了新的體悟
使得整個知識框架產生改變
新知識不再是新知識
變成了你的一部分
徹底被你活用、觸類旁通
甚至成了你的價值觀
以上三點的深淺度差異極大
這就是為什麼一樣是讀一本書
每個人的看法、深度會差這麼多的原因
最後一層是領悟的層級
必須要讓『新知識』『既有知識』『經驗』
三者反覆咀嚼思考後(此人要願意思考)
才會達成
所以比較困難
但第二層就很容易
只要妳接受到知識時
一直不斷問自己一句話:
『這個知識我要怎麼實際用運』
如果你有想到答案
這個知識就被你連結了
當你有需要時,就會想到它
最後總結:
想要活化知識的第一步
就是不斷的問自己
『這個知識我要怎麼實際用運』
這樣至少進入第二層次
『進一步反覆咀嚼、思考新的知識』
當累積一定量
可能就會融會貫通
進入第三層『領悟』的狀態
按讚分享這個好觀念→
阿嘉的更多好文
令人震驚的故事:兩顆門牙
(一個令人震驚又令人警惕的故事)
一個發行170個國家,改變無數人的遊戲 【現金流遊戲的啟示】
(以精彩的遊戲,帶出意義深遠的觀念)
另外還有長期舉辦讀書會 ,深入研討彼此觀念,也會導讀經典書籍
歡迎有興趣的朋友,來參與 讀書會報名